坚守一线不退缩,用生命守护生命!
2023-01-01 14:35系统
当前,群众就医需求骤增
成都市成华区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
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
他们有的带病上岗 夜班不停
有的48小时连轴转 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
医者仁心、勇于担当
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时刻准备着
他们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
一、“坚守前哨”不退缩
作为医院的前哨阵地,门、急诊部风险大、人流量多、病情复杂,自12.7开放管理后,每天要接收之前成倍数量的患者,这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
“您好,我胸闷喘不上气该怎么办?”
“您好,我女儿发热3天还没有退下来该吃什么药?”……
“白大褂”一边快步穿梭在人群中,一边回答着病人及家属的问题。
咨询的人太多,门诊护士长石雪梅曾一度咽痛到说不出话,却依旧努力协调着各项工作。
“病人太多了,我们的医护又生病倒下许多,我不敢休息啊,还有好多事等着我处理呢!”已经连续上了3天夜班的发热门诊护士邓海英说道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新冠肺炎患者,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,急诊科医生刘志超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呼吸机使用培训,多部门配合协调呼吸机,保障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支持。
即使每天都处于极大的感染风险中,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也从未退缩过,在他们身上,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极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,病毒面前,他们始终是首当其冲的“勇士”。


白天与夜晚的发热门诊

急诊科医生刘志超培训呼吸机使用
二、“临床有我”护平安
针对当前严峻的医疗形势,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:
一是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、简化优化发热门诊和住院流程,尽最大可能收治更多患者;二是联合上级“医联体”医院专家和院内专家,组建医疗专班,增加巡查频次,提升医疗救治能力;三是增加床位和设备,完善重症监护室ICU的建设工作,增加对危急重患者的救治力度。
在医院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各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仍然坚持带病带伤上岗:综合外科医生武洪江连续一个月都在岗位上,深夜还经常做手术,综合外科医生史艳因意外右脚骨折,却仍然拄拐杖坚持查房;康复医学科医生连瑛带病上岗,即使自身身体状况也很不好,却仍坚持为患者做康复训练;神经内科医护团队半夜两点给病人气管插管,安呼吸机辅助呼吸;全科医学科、安宁疗护科等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连轴转值夜班,异常忙碌……无论如何,他们只有一个信念:帮助更多的病人解决病痛。




三、“辅助检查”不松懈
病人量的迅速增长,给医技科室也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。
近期检验科血样大幅增加,很多工作人员也发烧高热,人员极度紧张,但科室的小伙伴们都本着“轻伤不下火线”的原则,坚持在岗加班加点。为了尽快上传结果,通常都是工作到凌晨。

功能科医生徐尧蓉,新冠肺炎后第二天就继续发着烧上班,咳得嗓子已经完全说不出话,却还是一刻不歇地给病人做检查。另一名医生袁银琼,为了让同事能够多休息一些,主动承担起大部分检查工作,主动申请夜班在检查室加班写报告。

放射科做CT的病人排起了长队,医生和放射技师们聚精会神操作着设备,既要追求速度,又要保证质量,台前台后,每个人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

当前,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,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面对每日门诊病人及住院病人数量激增的情况下,成都市成华区中医医院第一时间统筹医疗服务与疫情防控,医务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,元旦无休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。
他们白衣执甲、奋力坚守,尽己所能为百姓群众撑起健康的保护伞,时刻从患者角度出发,展现坚守与奉献的力量。
他们是众多奋战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缩影,在这最艰难的时候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。